Public Interest 健康中国2030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活动介绍

首页   >  公益活动   >  个人健康   >  健康中国2030   >  活动介绍

《“健康中国2020”战略研究报告》摘要

2016-02-19 4010


三、战略重点与行动计划

依据危害的严重性、影响的广泛性、有较为明确的干预措施、公平性和前瞻性等筛选原则,研究提出了针对重点人群、重大疾病与健康问题、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310项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。具体包括:促进生殖健康,预防出生缺陷,确保母婴平安;改善工作环境,降低职业危害,促进职业人群健康;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健康,缩小健康差异;健全服务体系,完善保健康复,实现健康老龄化;重大和新发传染病防控;重大慢性病与伤害防控;发展生物科技,提高遗传诊断水平;多部门合作,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;促进健康教育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;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,改善服务质量。

针对优先领域,研究提出了以下421项行动计划:

(一)针对重点人群的行动计划。母婴健康行动计划,通过推广婚前医学检查、普及生殖保健服务、提供出生缺陷防治服务、提高孕产妇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比例、提供7岁以下儿童免费保健服务等措施,降低出生缺陷、确保母婴平安、提高妇女儿童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。改善贫困地区人群健康行动计划,通过采取倾斜性政策,设立专项,最大程度地缩小与贫困有关健康问题的城乡差距。职业健康行动计划,通过改善工作环境、劳动条件和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,促进劳动力人口的健康,延长职业病患者寿命,到2020年,职业健康监护率由10%增至50%,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率、职业中毒事故死亡率分别下降50%30%

(二)针对重大疾病的行动计划。重点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,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,针对艾滋病、结核病、病毒性肝炎、血吸虫病、人畜共患病等重点或新发传染病、地方病采取干预措施,有效遏制和降低这些疾病的健康危害。重点慢性病防控行动计划,通过设立心脑血管病控制、重要恶性肿瘤早期发现、糖尿病控制等专项,遏制慢性疾病的高发病率、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,减少慢性病导致的失能、致残、早逝和沉重的疾病负担。伤害监测和干预行动计划,通过伤害综合监测,及时向社会预警伤害高危因素,指导开展儿童伤害干预活动,降低18岁以下人群伤害死亡率。

(三)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行动计划。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,提高饮用水安全水平、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置比例,改善环境卫生,开展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,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、溯源、预警和控制,健全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,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识别、评估能力,构建国家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、整理、分析和风险预警交流平台,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和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,创造支持性政策环境,倡导多部门参与合作,通过在社区、学校、工作场所等开展一系列行动,提高全民健康意识、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,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。减少烟草危害行动计划,通过建立完整的烟草控制监测体系、预防被动吸烟、提供戒烟服务、公众教育等措施,降低烟草流行率。

(四)促进卫生发展、实现“病有所医”的行动计划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,明确政府卫生投入责任,重点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县级医院建设,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,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。卫生人力资源建设行动计划,制定国家卫生人力发展规划,注重全科医生、乡村医生、公共卫生医师、注册护士、卫生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。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、建立可持续性筹资机制行动计划,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,不断提高保障水平,逐步缩小城乡、地区间保障水平差距,逐步健全不同层次、不同水平的医疗保障体系。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、促进合理用药行动计划,建立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,建立健全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与监督系统,规范医务人员临床用药行为。规范服务行为、保障医疗安全行动计划,全面推行医疗诊疗规范、实施临床路径,规范医院内部安全管理,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。控制医疗费用、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行动计划,完善医疗机构经济补偿政策,规范、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,鼓励医疗机构使用质优价廉药品,探索医院收付费方式改革。公共安全和卫生应急行动计划,建立灾害卫生应急救援体系,加强新发再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,完善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。推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,实施科技创新专项,加强转化整合医学能力建设,加强重大疾病和伤害防治研究和推广,实施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科技行动。国家健康信息系统行动计划,制订和实施国家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,落实医改方案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,逐步建立统一高效、系统整合、互联互通、信息共享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。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行动计划,制定和实施国家传统医学政策和规划,建立稳定增长的中医药投入保障机制,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管理、中医优势病种研究和应用、传统医学和西医之间的互动,推广中医适宜技术。发展健康产业行动计划,建立以基本药械制度为核心的国家药械政策框架,加强监管,完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制,重点扶持自主研发药品、医用耗材、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疗仪器,以及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产业。